工傷覆診:僱主唔肯俾錢?即睇追討方法及注意事項
工傷意外對打工仔嚟講絕對係晴天霹靂,除咗身體上嘅痛楚,仲要面對一連串嘅法律程序同經濟壓力。其中一個常見嘅問題就係,工傷後定期覆診,僱主唔肯俾錢點算? 呢個情況喺香港並唔少見,打工仔一定要清楚自己嘅權益,保障自己嘅利益。
香港法律框架下嘅工傷權益
香港嘅工傷賠償主要依據《僱員補償條例》(香港法例第282章)。呢條條例旨在保障僱員喺工作期間因工受傷或患病時,可以獲得合理嘅賠償。
《僱員補償條例》嘅相關條款
根據《僱員補償條例》,僱主有責任為僱員購買工傷保險,以承擔僱員因工受傷或死亡嘅賠償責任。條例亦明確規定,僱員因工受傷後,有權獲得以下嘅賠償:
- 醫療費用:包括診金、藥費、住院費等。
- 工傷病假錢:喺病假期間,僱員可以獲得按期支付嘅工資補償。
- 永久喪失工作能力嘅賠償:如果工傷導致永久喪失工作能力,僱員可以獲得一次性嘅賠償。
僱主嘅責任
僱主除咗要購買工傷保險,仲有以下嘅責任:
- 喺僱員受傷後嘅14日內,向勞工處呈報工傷意外。
- 喺僱員康復期間,按時支付工傷病假錢。
- 配合勞工處嘅調查,提供相關嘅資料。
如果僱主冇履行以上嘅責任,僱員可以向勞工處投訴,甚至循法律途徑追討。
工傷後定期覆診,僱主唔肯俾錢點算?
如果僱主唔肯支付工傷後嘅定期覆診費用,打工仔可以採取以下嘅步驟:
1. 收集證據
首先,要收集所有嘅醫療單據、醫生證明、病假紙等文件,證明覆診嘅必要性同費用。
2. 同僱主溝通
嘗試同僱主溝通,了解佢唔肯俾錢嘅原因。有時可能只係誤會或者溝通唔清楚。
3. 向勞工處求助
如果同僱主溝通唔到,可以向勞工處求助。勞工處會提供免費嘅調解服務,協助雙方解決爭議。
4. 法律諮詢
如果勞工處嘅調解都唔成功,可以考慮尋求法律諮詢。律師可以根據你嘅情況,提供專業嘅法律意見,並協助你循法律途徑追討。
相關資訊:
僱主冇勞保點算?員工工傷索償全攻略
5. 申請法律援助
如果經濟上有困難,可以申請法律援助。法律援助署會提供免費或者資助嘅法律服務,協助你打官司。
索償程序、時限、注意事項
索償程序
工傷索償嘅程序一般如下:
- 向勞工處呈報工傷意外。
- 接受勞工處嘅調查同調解。
- 如果調解唔成功,可以向法院提出索償。
時限
根據《僱員補償條例》,工傷索償嘅時限係意外發生後嘅24個月內。所以,打工仔一定要喺時限內採取行動,保障自己嘅權益。
注意事項
- 保留所有嘅醫療文件同單據,作為索償嘅證據。
- 喺同僱主或者保險公司溝通嘅時候,要小心謹慎,唔好隨便簽署任何文件。
- 如果對法律程序唔熟悉,最好尋求專業嘅法律意見。
相關判例
案件編號 (Case No.): HCMA 492/2014 日期 (Date): 2015年5月11日 法院 (Court): 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原訟法庭 法官 (Judge): 陳嘉信 控罪 (Charges): 沒有採取所需的預防措施,以防止在該處工作的工人遭墮下的物體擊中 (違反香港法例第59章《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》制定的《建築地盤(安全)規例》第49(1),68(1)(a),及68(2)(a)條) 案情摘要 (Case Summary): 上訴人身為建築地盤的承建商,被控沒有採取所需的預防措施,導致工人被墮下的物體擊中。 被告背景 (Defendant's Background): 上訴人是該地盤的承建商。
了解更多:
僱主唔賠工傷?勞工處投訴文件準備全攻略
求情理由 (Mitigation): N/A 法庭考慮因素 (Court's Considerations): 法庭考慮了證人證供、相關法例等。 最終判刑/裁決 (Sentence/Verdict): 駁回上訴人的定罪上訴,維持原判。
呢個案例提醒僱主,必須採取一切合理嘅預防措施,保障工人嘅安全。如果僱主冇做到呢一點,導致工人受傷,僱主就要承擔法律責任。
實用法律建議
- 清楚了解自己嘅權益:打工仔一定要清楚《僱員補償條例》嘅內容,了解自己喺工傷後可以獲得嘅賠償。
- 保留證據:收集所有嘅醫療文件、單據、病假紙等,作為索償嘅證據。
- 尋求專業意見:如果遇到法律問題,或者對索償程序唔熟悉,最好尋求專業嘅法律意見。
常見問題(FAQ)
Q1:僱主唔肯俾工傷病假錢點算?
A1:可以向勞工處求助,或者循法律途徑追討。
Q2:工傷後嘅醫療費用可以claim幾多?
A2:根據《僱員補償條例》,僱主需要支付僱員嘅合理醫療費用。
Q3:工傷索償嘅時限係幾耐?
A3:根據《僱員補償條例》,工傷索償嘅時限係意外發生後嘅24個月內。
Q4:如果僱主執咗笠,仲可唔可以claim到工傷賠償?
A4:可以向僱員補償援助基金管理局申請。
Q5:可唔可以同時claim工傷賠償同疏忽索償?
A5:可以,但要避免雙重賠償。
總結
工傷後定期覆診,僱主唔肯俾錢點算? 遇到呢個情況,打工仔唔使驚,一定要冷靜處理,清楚自己嘅權益,並採取適當嘅行動。希望呢篇指南可以幫到你,保障自己嘅利益。想了解更多?立即體驗
香港首個法律AI HKInjuryLawyer。
``